当医护变成微商,他们能「一夜暴富」吗?
王朦的微信昵称以字母「A」开头,头像里摆着两罐「中草药抑菌膏」。她是一名妇产科护士,也是一个微商。
对「微商」这个身份,王朦既觉得没什么,又觉得有什么。
「医院里头谁不做副业?但是要低调,不能太明目张胆。」
据中国社科院和腾讯大数据发布的《社交网络赋能研究报告》,中国超过半数的年轻人愿意尝试以互联网和社交网络为平台的职业,其中「微商」排名第一,比例达 30.3%。
而医护加入微商的背后,一面是微商对医疗从业者身份价值的寻租,另一面,还能看见白色巨塔内的职业焦虑与挣扎。
图源:图虫创意
做医生前期太穷了!
认识张峰的朋友一致认为,比起学医,他更适合做生意。
张峰是福建人。2018 年 10 月,他进入福州某医院规培,而规培生没有奖金。这使张峰意识到:「做医生前期实在太穷!」
这时,朋友圈里的一款治脚气产品吸引了他:10 个人里 8 个有脚气!这些字眼在他脑海里汇成一笔账,他当即自行试用,还跑去皮肤科磨了主任几个星期,最终决定加入。
微商多宣称「躺着赚钱」,但张峰偏爱四处乱跑。他去足疗店按摩,借机推销产品,成功与多家足疗店保持产品供销联系。张峰盘算:福州那家效益不太好,改天要去坐一下泡个茶,让他多推荐。
渐渐地,身边的同学朋友也来找他,张峰代理的产品越来越多。他承诺,3 个月内货卖不出去,都可以退给他。「这是我自己的规矩,但至少 10 盒起拿,否则价钱就乱了,」他强调,「朋友是朋友,但做生意要讲原则。」
张峰代理的绝大多数微商产品都是「消字号」。对于网上的「消字号」争议,他显得十分坦然:「产品销路走的是微商渠道,只能以『消字号』的形式卖。如果是『国药准字』,就轮不到我来赚这钱了——我可不想违法。」
「怎么定义一个产品有没有效呢?」张峰反问,「我个人觉得,在安全的原则下,患者满意就行。」现代人普遍有求快心理,张峰举例,一支一百多的产品,只要有效,就不算贵;反之,几块钱的药膏如果没效果,那也是一种浪费。